(相关资料图)
一年一度,端午将至,粽子也进入销售旺季。近日,有记者在部分省份采访发现,“燕窝粽”“人参粽”“鲍鱼粽”等“天价”粽子现身市场,馅料名贵、包装奢华。
古往今来,小小的粽子都是寄托人们美好情愫、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令美食。然而,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一些商家逐渐把“家常味道”包装成了“贵族食品”,除了有将珍贵食材作为馅料的,还有将高档礼品捆绑组合成礼盒销售的,更有礼盒包装比粽子本身还要贵的。虽说这种做法满足了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但当商家开始滥用这种手段,市场中甚至形成了“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等怪象时,就不免令人担忧“天价粽”将会助长奢靡浪费之风,进而滋生腐败,扰乱市场秩序。
归根结底,粽子都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更不是用来“炒”的。鉴于此,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对粽子等商品过度包装、混装高价值商品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限制。而部分商家为了躲避监管,则将奢华粽子的销售“由明转暗”,从商超向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社交平台转移。
因此,市场监管部门还需进一步完善商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并倡导经营者积极营造“崇尚节俭,抵制浪费”的社会氛围,创新并销售更多物美价廉的粽子礼盒。让那些华而不实的“天价粽”成为过去式,才能真切品味到粽子的香甜与文化的浪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