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信息:动力电池液冷板报告:发展趋势、工艺路线、供应商、市场空间测算

来源:NE时代新能源时间:2023-02-09 11:09:42

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由于新增了三电部分和发动机系统的减少,所以在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上更加复杂,成本也相应增加。

而这其中,对“热”最敏感、成本增加最为明显的当属动力电池部分。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整车,所以其安全性、寿命及性能等指标备受行业关注,而“电池冷却”理所应当成为整个电池热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在一众冷却方案中,液冷以其大比热容、高换热系数,成为超越风冷、相变冷却的主流冷却方式,而这种冷却方式最主要的部件就是液冷板。


(资料图片)

液冷板行业相对简单,企业从上游采购铝热交换材料,根据电池厂或者车企需求加工成液冷板。在前期的研发过程中,需要电池厂或者车企参与。

液冷板方案及发展趋势:单面液冷为主 冷却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市面上的方案,液冷板主要放置在电池顶底部,但是随着特斯拉搭载圆柱电池车型的国产化、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及亿纬锂能π电池的推出、部分圆柱电池设计应用,越来越多车企冷却部件放置在侧面,电芯与电芯大面之间。

新能源乘用车从早期的油改电,到基于全新平台正向开发设计来的新能源车型,再到降本要求下电池PACK方案的优化,液冷板工艺路线也在历经变化。

“油改电”时期电池液冷板由多个液冷板拼接的挤压口琴管组成,用铝通过模具挤压的形式挤压出流道,正向开发阶段以冲压钎焊式、铝板吹胀式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冲压钎焊式液冷板的钎焊炉需要定制和调试,价格相对昂贵,同时也是产线的瓶颈,是目前最大的壁垒,影响着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能力。

新的CTP3.0结构变化下,部分电池企业采用电芯侧面冷却方案,并且液冷板兼做结构件,导致液冷板位置及用量与其他电池结构的变化较大。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为例,麒麟电池由于采用侧面冷却的方式,液冷板由原先的大板转变为多个小块。

除了以上几种工艺路线,特斯拉由于部分车型搭载圆柱电池,侧面液冷,2013年至2021年,由蛇形管转变为U型管,电芯变多,流道增加。

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的液冷方案主要集中在单一面,底部冷却或者侧面冷却,不排除未来随着电量的增加,冷却面积会相应增加。

新能源汽车在性能与成本要求的综合驱动下,需要动力电池液冷板重量轻、导热性能好、防腐等抗疲劳性能强、工艺性能优。在快充、高续航等技术趋势下,电池单位发热量提高,对电池冷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液冷板供应现状:市场相对分散 外采为主

现有的液冷板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是综合性热管理零部件厂,另一部分为专业液冷板生产企业或者凭借热管理相通技术切入的企业。

就现有的主流液冷板企业来看,由于市场相对分散,加上部件价格较低,所以部分专门做液冷板的企业规模较小。

此外,由于新能源车用液冷板是依附电池产品而生,整体技术壁垒不高,加上车企和电池企业需求先行,在前期研发、方案制定中参与程度较高,所以车企、电池企业话语权相对较大。

液冷板的技术壁垒和价值量也决定目前市场整体以外部采购为主,以宁德时代为例,现有纳百川、纵贯线、银轮股份、三花智控等多家液冷板供应商,这与车企ABC点供应商战略逻辑类似,集中供应与风险分摊并行。当然,也有一部分车企选择自制液冷板,以比亚迪为例,部分自制,部分外部采购。

动力电池液冷板市场空间测算

电池液冷板目前主要应用的三个领域为乘用车、商用车和储能。

根据NE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乘用车液冷板市场规模20亿元。

图片数据来源:NE研究院调研整理

根据NE时代预测数据,2023年至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BEV车型销量在550万辆至824万辆,液冷板单价取750元/套,对应市场规模28亿元至49亿元。相应地,PHEV市场规模在7亿元至14亿元之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整体35亿元到63亿元之间。

液冷板另外两个重要应用市场新能源商用车和储能,NE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商用车及储能用液冷板市场规模分别为1.3亿元和0.1亿元,预测2026年商用车及储能用液冷板将分别达到6.8亿元和4.0亿元。综合乘用车、商用车及储能市场,预计2026年中国液冷板市场规模将达到70亿元左右。

标签: 市场规模 发展趋势 工艺路线

资讯

行情

市场

配件